[摘要]本文論述公民意識與民主政治的辯證發展。首先,考察西方公民意識的演進與內涵。其次,論述臺灣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政治發展的三個時期的公民意識:(一)威權(剛性/柔性)統治時期的公民意識(1950年一50年代末);(二)民主轉型時期的公民意識(20世紀50年代末一90年代);(三)民主鞏固時期的公民意識(20世紀90年代末迄今)。從而得出公民意識與民主政治辯證發展的若干實踐經驗。臺灣經歷兩次政黨輪替后,所呈現的是:(一)公民社會由“二分法”朝向“三分法”的界定;(二)由憲政體制的巨大政治工程,轉向社區治理的微型工程;(三)公民社會除了關心政治議題之外,也擴及文化公民權與公民美學;(四)審議式民主與公民社會的嘗試。最后,本文提出初步的結論和議題討論,作為未來發展的方向。
[關鍵詞]公民意識 憲政民主 威權轉型 民主鞏固 審議民主 社區治理
「中圖分類號〕C91-09「文獻標識碼〕A「文章編號〕1000-7326 (2009) 05-0055-09
作者簡介 劉阿榮,臺灣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