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目前經濟學界和政界共同關注的問題。靜態分析顯示,1994年以來,廣東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突出,高于全國水平,是泛珠三角區域最嚴重的省份。其演變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:1996年之前地區經濟不平衡呈平緩態勢,1997-2006年不平衡態勢加重,2007年之后加重勢頭得以遏止。動態分析顯示,考察期內廣東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,存在動態縮小趨勢,只是速度相當緩慢,從而使靜態加重趨勢未能得到迅速逆轉。研究表明,廣東雖然,Q體上屬于國內發達地區,但省內各地區經濟差距卻高于全國水平;縮小地區經濟差距的重點在于縮小三大經濟區之間的差距;加快山區和兩翼的產業結構轉型步伐,提高二、三產業占比是縮小廣東地區經濟差異的有效途徑;人口負擔率居高不下,并且呈現上升趨勢,是困擾山區和兩翼經濟發展從而加劇地區經濟差異的重要因素,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扭轉其升勢。
[關鍵詞]地區經濟差異 差異形成機理 β收斂 C-D生產函數
〔中圖分類號〕F061.5〔文獻標識碼〕A〔文章編號〕1000-7326 (2010) 08-0051-08
*本文系廣東省科技廳重大研究項目(20078080703005/03)部分研究成果。
作者簡介 唐明琴,廣東金融學院經濟貿易系副教授(廣東廣州,510521)